深深植根于故鄉沃土——簡評作家胡德明散文創作...
《那些年,我們這樣過新年》,作家胡德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,為自己這本近30萬字的散文集命名,作品無纖華繁復、無氣急浮躁,不前衛、不時尚。統覌整部文集,一樣樸實無華的文字,浸透了真情實感,飽滿著寬仁厚重。全書分為四個小輯,前兩小輯“年前的準備”、“我們這樣過新年”,講的都是怎...[ 詳情+ ]
作者:?竇零 發布時間:2023-12-03
- 深深植根于故鄉沃土——簡評作家胡德明散文創作 [2023-12-03]
- 論吉布鷹升散文的意象美——以《彝人族語》為例 [2023-11-22]
- 不能錯過的九龍——《九龍藏彝漢民俗風情》與《九龍漢族山歌集》 [2023-09-30]
- “彝山情哥”情意濃——“彝山情哥”卞啟忠在家鄉故土舉辦鄉村音樂詩會 [2023-09-23]
- 在掘進與轉型中追求它們的“有效性”——在第七屆會理端午詩會“地域資源的深度挖掘與寫作范式的當代轉型”主題討論會上的發言 [2023-06-30]
- 書畫評論:徐文龍兄及其書畫文之才藝印象 [2023-05-17]
- 從滇軍的光輝抗戰談歷史上的云南精神——我和《張沖演義》與禹王山的情結 [2023-05-12]
- ?王艷鈞:2022·賓川詩韻——序《2022·賓川》 [2023-04-05]
- 艾蕪研究升級:從全方位到“艾蕪精神”的傳承 [2023-04-02]
- 新時期大理彝族文學發展之淺見 [2023-02-14]
- ?普顯宏:尋找適合的寫作路徑 [2023-02-13]
- 關于彝族母語文學現狀及其發展的思考 [2023-02-07]
- 新時期彝族文學批評的動態淺論——以黃玲、李騫、羅慶春為例 [2023-02-06]
- 當代彝族女性文學的多元復雜性淺析 [2023-02-02]
- 傳統的詩脈里奔涌出現代的詩河——點評散文詩集《木帕古爾作品選》 [2023-01-06]
- 網絡文評:撩開神秘面紗的神來之筆——吳玉華與《穿過神話之門》情感反芻 [2022-12-27]
- 雅古:論彝族作家蘇曉星及其文學創作 [2022-12-17]
- 論彝族作家李喬及其文學作品 [2022-12-12]
- 這是一部具有欣賞價值的小說——試評長篇小說《司達波西》當中的《母親詩薇》《波各里古》兩章 [2022-12-08]
- 《阿詩瑪》的藝術魅力,來自于民族民間文化色彩與韻味 [2022-12-05]
- 一朵絢麗的民族團結之花——評長篇小說《彩虹橋》 [2022-12-05]
- 普顯宏:虛構是為了小說更真實 [2022-11-28]
- 火把是一種高度——讀胡德明散文畫卷《歡樂的彝族火把節》 [2022-11-27]
- 2022四川省兩大類文學獎揭曉 七位彝族作家獲獎 [2022-11-15]
- 重構詩歌的價值坐標——論阿庫烏霧的詩與詩學 [2022-11-01]
- 此心歸那山——彝族作家英布草心的長篇小說《歸山圖》閱讀札記 [2022-10-30]
- 大火和眾水中的涅槃重生——論詩人阿庫烏霧(羅慶春)詩學的緣域與三重面向 [2022-10-23]
- ?四川當代彝文文學發展的回顧與總結——略談《涼山當代彝文小說集》等三部文學作品集在當代彝文文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[2022-10-23]
- 本心主義——讀阿薇木依蘿的散文 [2022-10-18]
- 小說創作有瓶頸嗎?——兼談小說革命與有無革命 [2022-10-16]
- 楚雄文壇的一場論爭——“深入生活”與“身入生活” [2022-10-13]
- 情系“血地”——楚雄彝族作家劉存榮的故鄉寫作評析 [2022-10-08]
- 閑話阿微木依蘿小說集《出山》 [2022-10-08]
- 流淚的希望之光——劉存榮小說集《野山》的情感光芒 [2022-10-07]
- 故鄉,寫作的方向!——以《讓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》為例看劉存榮的故鄉散文寫作 [2022-10-06]
- 坦蕩圣潔的生命吟唱——評彝族詩人劉存榮詩集《黑土地·紅村歌》 [2022-10-05]
- 阿微木依蘿:她用文字照映我等小人物的理想 [2022-10-04]
- 兒子的天空——劉潤東詩集《青春,別哭》的情感天空 [2022-10-03]
- 我的滇北,我的家園! ——劉存榮《紅滇北》自序 [2022-10-03]
- 畢摩文化對彝族小說《第三世界》的影響研究 [2022-10-0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