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武定縣舉行《羅婺彝族婚俗擷萃》發行會
2023年3月30日云南武定縣民族宗教事務局、武定縣彝族文化研究學會在縣委三樓會議室舉行《羅婺彝族婚俗擷萃》發行會,縣委宣傳部、縣委統戰部、縣文化旅游局、縣文化館、縣民族宗教事務局、縣彝學會,縣傈僳族學會、縣苗學會、縣傣學會,彝族文化愛好者、本書編輯、作者參加了會議。
縣民宗局局長蘇興祿主持會議,并對編輯、出版、發行《羅婺彝族婚俗擷萃》的目的、意義進行了全面的闡述。他說,羅婺彝族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美麗富饒土地上的世居民族,在漫漫歷史長河中,譜寫著自己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,傳承著千百年來的歷史文化習俗,這非常有趣的婚俗就是其中最亮麗的一幅風情畫。一碗喜酒喝下肚,長者、畢摩們擺開了羅婺彝族婚禮習俗的文化風采。這羅婺彝俗很醉人,“阿普”擺出的彝山婚禮習俗文化更醉人,就似這碗芳香的喜酒一樣,讓客人越品越有風味,越唱越勾魂。羅婺故地,武定、祿勸一帶的彝族,男女青年相識和相戀后,雙方都情投意合、稱心如意后,男方父母就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,然后訂親、娶親。這樣一整套的婚禮習俗在這本書里展示出來,特別是娶親嫁女中的彝族哭嫁歌、古歌等等一一展現出來,這是一本比較完整的彝族文獻資料,為搶救、傳承彝族文化打下來堅實的基礎。
縣彝族文化研究學會會長李自清對《羅婺彝族婚俗擷萃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:他說,本書分為:前言,羅婺彝族歷史概述、羅婺彝族婚俗(一提親、二、訂親、三娶親、四哭嫁、五送親、六回門、七拜年、八孝敬父母。)后記。全部再現了古老的羅婺彝族婚俗,由西南地區資深彝族畢摩李茂森、彝族文學愛好者、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李紹德、傅朝文、楊建學經過一年多的調查、搜集、整理,邀請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研究院教授朱琚元、錢麗云,彝族文化研究員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館館長鐘仕民、彝族作家楊繼淵進行評審,專家教授們對本書提出來很好的修改意見,經過幾易其稿,才得已問世,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彝族婚俗教科書。
參加發行會的縣級單位領導、干部職工、四個民族學會的負責人,文學愛好者、新聞媒體、作者一致表示: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內核,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,是對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歸屬與認可,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重要資源和精神動力。面對文化多元、市場經濟沖擊等客觀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,堅守文化自信、增強文化認同,堅持文化服務人民生活的宗旨,不斷創新民族文化發展模式,是全面提升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水平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點。